【十七】
西元二〇一九年五月廿四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己亥四月二十日 麻里巴板 崇慧佛院
棉蘭道務中心 東加里曼丹區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
〈職責〉
天降大任於爾身,同助三佛普渡收圓;
為其天下,力挽狂瀾;為其眾生,解民倒懸。
為此,崇德人,人人肩上身負神聖使命任務;
為此,將以一心表天,恪盡職責。
故,講師者為道場之橋樑,當真誠修辦,循其制度;
以其忠義開創道務,認理實修,實務精進,不有懈怠;
落實推動道場之體制,人人負起使命。
而當珍惜渡人成全,莫輕觀;
當時刻以救人出火坑之心理,見道成道;
當時刻引導壇主身擔力行,學修講辦道場事務。
因此,真道真成,在於力行;正知正見,無有偏見;
真實付出,人人機會平等。
當時刻引導副壇主研究真理,不草率,不鬆懈;
學道持齋,真道真修,廣渡有緣上法船。
當時刻懷以中正,無有行偏;二六當中,真道真辦;
培訓佛堂人人成為修辦人才,此方是恪盡職責。
依循聖賢之步伐,濟天下於危難,渡九六達本還源;
攜手共進,以創彌勒家園。
吾乃
不休息菩薩,奉
皇母駕,復問我崇德人修道可安佳?主敬存誠待訓達。哈哈!
人人身上負職責,天降大任於爾身。眾以崇德為光榮,認真負責任務伸。
肩上使命懷二六,真實行道更認真。體悟道真理尊貴,真實行之大道聞。
牽引眾生返彼岸,道大理微由此伸。行住坐卧真常道,真知真行光明聞。
達道之者棟樑也,引渡眾者道以循。真功由此實務進,躬行達本挽原人。
實心抱道無有慢,真經常在踏實生。萬物由一廣而化,真道從人天道成。
今之修辦加精進,老實認理從學問。十組落實充德性,傳題行舉導後人。
挽化有緣殊勝責,當知內德首為行。體用光明無所蔽,必可照耀天地人。
故當珍惜職責進,開道修辦行道程。懂嗎?
今天是壇主班,大家是否懷著一片誠懇的心、感恩的心來此呢?(有)可知道身為一位壇主的殊勝尊貴?你的職責在哪裡,自己可清楚?能夠進入道場修辦的,都是有智慧的人。在道場,你可以幫助眾生行功了愿;而這當中,越有智慧的人,會一步一步跟著道場的步伐走;而有另一種人,看見道場體制上的規範,自己卻不想往前,只認為規範越多,是絆住了你,反而自己也不願意往前走,更從中拉別人往下沉。這種人亦有啊!
如今我們崇德在老中的加被下,更是身負重任。而今天若還有我之後學迷迷糊糊,不認金線,反道敗德者,實為不該。然而,在道場中可以帶動後學者,你們當要悉心謹慎,不容有錯,腳步跟緊體制,莫在半途中而迷失。
今朝眾修辦人才當各個要擔起責任,從規劃道務上,準確的一步一步踏穩,真實的學修講辦,往下培訓;莫半桶水,這反而會讓後學偷懶學道,到時候清算時,他們功夫不到家,這個「過」算在你們前面的人。懂嗎?要真實十組運作,真實各組人才培訓,好好將傳題一道一道謹慎的講好。懂嗎?(懂)希望人人都可以真道真修,日後真道真成,老天不負你。懂嗎?(懂)
今天壇主來了多少人?(⋯⋯)這裡開道幾年了?(二十六年)二十六年,壇主不足四十位,是嗎?(壇主四十七,副壇主一百五十六)我講的「不足四十位」的用意,是當中會辦事的壇主,並非每一個,懂嗎?你們可有反省帶動的方法?你們可有認真想過「他們要什麽」?講師們出列,全體講師出席的有幾位?(出席十三位,應到十七位)講師提拔,在這兩年有幾位?(這兩年沒有)一個地方人才如何,從研究班中即可看出來,一年、兩年都沒有人才上來,這不就是我昨日所講的一難關」?你們可有想過解決?道務辦得好否,是誰的責任?媽源回答。(是大家的責任⋯)講師有否以身作則?自己講了,自己要先去做,這才會讓眾人心服口服。修道、辦道,絕對不是用口講,不去做,道是不會顯現的,眾生不會感動。懂嗎?(懂)一個道場,講師是中堅份子,最為重要。你們一心有否許天,自己最知道。你們對道的信心不夠,如何救人?如何渡人?自己就講不清楚「道是什麽」,自己也行不好,別人又如何會肯定道的尊貴?
這地方是比以前大,但是人呢?心有比以前團結嗎?回答我。沒有,是嗎?連這兩個字也不敢講,這勇氣到哪裡?這如何護持道場呢?是嗎?(是)碧蓮,妳帶的團隊是如此,是嗎?(您老慈悲)自己要先慈悲自己。道要如何辦?要看你們理念與信心,要從自己的心開始;自己的心迷失了,路就會越走越難。懂嗎?我看你們要從基礎再開始,懂嗎?回答我。(是)
從今天開始,任何一個講師都不許再找藉口、再偷懶,人人的工作,自已要做好,可以嗎?(可以)每一個人,每一個月都要渡人,一個禮拜要去成全道親三次,可以嗎?(可以)各組工作全部上下都要認真再培訓,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要投入組的工作,可以嗎?(可以)大聲講。(可以)今天要人人都列入組,才可以下課,懂嗎?(懂)
好!因時有限,盼大家認理實修,將自己成為一個修辦人才,努力精進,永不退轉。祝大家道務宏展!
(請示:最高天職)這三年道務成績,我先看看。(⋯⋯)渡人人數,去年五十三位,三馬林達三十七位,共加起來不足一百,這點傳師我看要提拔也不容易。懂嗎?要先強化各地,人才才會上來。(⋯⋯)伯昌,這是東南亞,你可知道要有什麼標準嗎?起來講。(一定要有一百五十位求道⋯)所以,東南亞的標準要更高,一年點道不只一百五十,而是二倍、三倍才是啊!因地制宜,懂嗎?(懂)(印尼華人比例少⋯)碧蓮,妳自己好好講,人才中確實是有需要提拔,而這當中,我有訂下規矩,希望你們都能明白。到巨港,我再講,好嗎?(謝謝您老慈悲)祝大家修辦真學真成!因時有限,就此止筆。哈哈止。
資料來源: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》(四)(南投草屯:發一崇德道務中心,西元2020年9月初版),頁136-14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