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十九】
西元二〇一八年四月八日 民國一〇七年歲次戊戌二月廿三日 香港 崇德佛堂
香港道務中心 壇主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
使命者,盡忠盡義孝上蒼。
使命者,盡善盡美合性王。
使命者,盡其所能濟原皇。
使命者,盡瘁鞠躬道宏揚。
吾乃
不休息菩薩,奉
母娘,眾崇德人否安康?靜敬淨守待批章。哈哈!
〈使命〉
所謂使命,乃上天之使者,領有天賦之明命;
四大合,故降塵紅。
而負起使命之真義,首當克明峻峻德;
循先天地生之真性,於二六時中借假修真;
言行相顧,表裡合一,不偏不倚。
處事盡合中道,以培內聖之功;
於外王則覺他,使芸芸眾生了悟,
本自清淨、本不動搖、本不生滅、本自具足之靈明本性。
於瞬息萬變之因緣中,守持真常;抱持初衷,不變隨緣。
幸逢三期應運,道化全球,白陽騏驥,絡繹不絕;
故肩負使命者,當朝乾夕惕,克念作聖。
明乎《尚書》所云:
「維皇上帝,降衷於下民,若有恒性,克綏厥厥猷惟。」
承擔使命者,當真修實煉,秉真知灼見,
以達真功實善,以期大道彰顯自身;
則德化寰宇,必受最高品質之保證,此乃使命之真義。
了了真義,知行合一,落實修辦,必能成為天地之間之楩楠。[1]
明白嗎?
身為壇主責荷肩,任重道遠不辭艱。信愿行證來實踐,天恩師德報湧泉。
銘記自己之愿力,義勇承擔不憚煩。修心煉性平日裡,存心養性復天元。
內德涵養外功建,行功立德臻滿圓。自覺覺他無私慾,菩薩心腸渡有緣。
壇主當為橋樑作,接引眾生登慈船。有為有守負責任,真心一顆表白天。
真誠奉獻無埋怨,真心真意天助肩。渡人之中先渡己,己之心念否誠虔?
成全眾生心觀照,否有誠敬平等觀?不分貧富或貴賤,品格優良俱佛緣。
因緣和合三期遇,見道成道無私顯。壇主若存正心念,何懼道務不宏展?
壇主若存正知見,事事圓通更圓滿。佛堂之中莊嚴表,心中佛堂即平安。
隨其心淨佛土淨,隨遇而安樂無邊。諸位壇主佛前立,是否肯定使命擔?
無論壇主副壇主,各司其職道揚宣。責無旁貸來開創,開創生命至峰巔。
開創佛堂許宏愿,心誠則靈佛化顯。開創區域各強化,體制運作更健全。
開創道場乃天意,全球道務定宏觀。望眾壇主必明瞭,心中之念持正端。
一人影響千千萬,勿要輕視責荷肩。一人完成已責任,佛堂安穩眾平安。
一人修持臻圓滿,九玄七祖天恩沾。三清四正戰兢守,尊師重道禮不偏。
承上啟下佛規守,標準佛堂必可顯。明白嗎?
今至香港見英賢,忠義宇班講師前。忠義字班之使命,誰來說說明白言?
責任是否都清楚?使命是否皆明然?再換講師說說看,忠義精神明白言。
事有先後則近道,先後順序未明言。忠於何處當知曉,先後當要明白言。
這負責群來補充,清楚說明吾重點。這樣大家明白否?忠於上天乃重點。
十五佛規第一條是什麽?(尊敬仙佛)[2] 這清楚嗎?十條大愿第一條是什麼?(誠心抱守)[3] 這皆明白嗎?第一第一要記清楚,忠義精神從這裡開始,接著下去,有其規,有其矩。不離中道,方為正道,方有正統;不亂順序,則道場上下一體,一體周知,一以貫之,呈和合道場。明白嗎?(明白)
好!大家起立!都明白,要實踐,落實其中。忠義字班乃是道務成敗關鍵,忠義字班理念清晰,則佛堂中必不紊亂。明白嗎?都聽明白?(是)好!往後落實有問題嗎?當知,你們開會我都在,無處無不在,你們一心一念我都清楚,只有自己不清楚。是不是呢?今天都清楚了嗎?好!清楚就好,回原位。
香港點傳至壇前,大家辦道否誠虔?點傳責任否清楚?點傳使命否了然?帶動後學往前進,首當自己精進先。自己若是未精進,焉能要求後學焉?(省略鼓勵個人之慈訓)
點傳師都有公心嗎?帶動道務中心,有私心、有私慾嗎?都平等嗎?每間佛堂兩個區域,都要平等發展;公心一片,團結合作,真正達到五大原動力。你們若能真正落實,見道成道,必能運轉坤乾,突破所有障礙。所謂辦道,辦的是什麽?辦的乃是天道,由上天主宰;人間雖有限,那是形相所現,佛性本無限,對嗎?所以,點傳師要清楚這點,是佛性應合天機,還是心機?自己都要清楚。合天意,自然如意,明白嗎?
(省略鼓勵個人之慈訓)
眾位點傳皆起立,吾之語言記心間。身在何處不忘記,崇德精神展現全。
好不好?
點傳若能更真誠,道務中心必展宏。未來可觀之道務,由今開始存戰兢。
一心一念不離道,道化香港合中庸。明白否?
再來看看學界前,帶動點傳講師前。學界是否有進展?人才越來越宏觀。
香港學界更提升,一步一印辦完全。不怕爾慢只怕站,不畏挑戰信心添。
一個道場傳承點,三界一元要全面。邁向目標不退轉,成全人才用心田。
培養人才落實有,內外一致功夫延。所謂修道古老化,辦道符合現代前。
執古御今之道理,天人共辦更周全。吾寄厚盼於學界,青少年界齊提點。
完成使命與責任,學界體制漸周全。好嗎?
將來擁有已佛堂,學界經營非凡響。好嗎?
好!大家起立!
吾至香港甚歡喜,各個皆是人才矣。人才濟濟於香港,千秋聖業開創齊。
人人由己開始立,棟樑模範皆積極。無有推辭已責任,無有懈怠行一體。
理禮展現素質有,道之殊勝必可及。精神當要來推動,佛規禮節不偏倚。
尤其壇主佛規禮,知行合一更整齊。還有自身莊嚴敬,人人修持必合理。
承上啟下內達外,誠敬天恩佛性依。誠敬上天無疑慮,誠敬前輩精神遺。
誠敬點傳護使命,誠敬眾生王道體。人人必當存恭敬,圓滿道場達一體。
好嗎?
崇德人!崇德人!身在何處,行至何處,勿忘自己代表著崇德人;勿忘自己言行舉,當要「崇德」。這「崇德」之意義,各參悟,各明理。好嗎?
今日言此祝平安!人人修道佛性圓。點傳辦道素其位,講師講道理不偏。
這合中矩,香港道務祝宏展!信心堅定始終貫,吾永在兩
祝福諸位各珍重,如意吉祥皆滿圓!哈哈止。
資料來源: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》(三)(南投草屯:發一崇德道務中心,西元2020年9月初版),頁144-150。
小編注:
- [1] 楩(pián)、楠(nán),植物名。即黃楩木及楠木,「楩楠」多指大材或棟梁之材,亦以喻君子藏器。
- [2] 十五佛規:尊敬仙佛、遵前提後、齋莊中正、循規蹈矩、責任負起、重聖輕凡、謙恭和藹、勿棄聖訓、莫著形相、手續必清、出告反面、不亂系統、愛惜公物、活潑應事、謹言慎行。
- [3] 第一條 誠心抱守;
第二條 實心懺悔(乾)﹑實心修煉(坤);
第三條 虛心假意;
第四條 退縮不前;
第五條 欺師滅祖;
第六條 藐視前人;
第七條 不遵佛規;
第八條 洩露天機;
第九條 匿道不現;
第十條 不量力而為者(乾)﹑不誠心修煉者(坤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