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24-10-08

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:忠義精神

〈忠義精神〉
誠不二的使命,如孔明之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。
勇承擔的精神,如關聖之精忠日月,氣貫長虹。
微一貫的哲學,如孔子之老少同歸,大同世界。
聖尊貴的天職,如崇德之白陽修士,道傳九州。
是以修士,
秉持忠義精神,忠膽耿節,
於人心中,摒除己心:貪嗔癡妄,喜怒哀樂。
於事情中,要求己心:至誠無息,始終如一。
於物理中,顯現己心:清正廉明,高風亮節。
能如此,時時審度,慎己嚴律:
忠於自己,使其能日日革新,精益求精。
忠於天職,使其能尊貴殊勝,惠民利人。
忠於道場,使其能井然有序,蓬勃發展。
忠於眾生,使其能慈悲喜捨,共駕法船。
忠於祖師,使其能精神永垂,道傳天下。
天心我心,躬身力行:以帶動道場之和諧、
以提昇道務之宏展、以臻標杆模範矣。

西元二〇〇八年平成二十年十月十九日 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九月二十一日
       日本 東京  赤羽 行德壇、進德壇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

資料來源: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(南投縣草屯鎮:發一崇德聖訓中心,20212月),頁34-35
結緣訓全文:
不休息菩薩結緣訓:日本:華人佛堂忠義精神(民97.10.19

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:三界一元化

〈三界一元化〉
軍歸心助白陽,蓄勢待發俱整裝;
別分工和諧辦,和平合作同心揚;
道同風古德倡,老中青少力量強;
會齊聚末盤運,了愿返鄉標天榜;
民教則綱常講,真修實煉德澤長。
開道,當開出平坦寬廣的道程。
修道,當修成自性真如的圓滿。
辦道,當辦場千秋不朽的聖業。
孔夫子因材施教、培育弟子,成就四聖七十二賢。
然,天命流行,道務蓬勃發展,
當道中人才輩出時,更須人盡其才。
分界,更當契合機緣成就人才。
分界,更當擴大開創各界人才。
分界,更當互助合作發揮人才。
分界不分心,同一理念,三界運作。
社會界當輔助學界,
 辛勤成全,慈悲化學子,真誠提携,視為如己出。
 學界當敬重社會界,
 敬老尊賢,謙恭身示道,飲水思源,上下天橋搭。
 青少年界當尊敬請益兩界,
 習禮學義,道學穩紮根,立志德品,法賢擔大任。
三界以「和諧、和平、合作、合心」分工進前。
於人才教育中,階段性的輔助基層培訓。
於各界運作中,整體性的互助支援各區。
於道務開創中,合理性的因緣因時制宜。
如此才是三界之真義,將其人才成就於三界之中。
故整體崇德人,各司其職,各盡其心,各了其愿;
助大道慧命無限,永續傳承也!

西元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六日 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十一月初九日
       新加坡 崇德佛院 新加坡道場眾後學恭請 不休息菩薩結緣

資料來源: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(南投縣草屯鎮:發一崇德聖訓中心,20212月),頁28-30
結緣訓全文:
不休息菩薩結緣訓:新加坡道場三界一元化(民97.12.06

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:手足

〈手足〉

一個家,是代代精神的相傳,是脈脈親情的相傳。
是緣分,才有今日修辦的因緣;
是彼此相繫著濟世救人的心愿;
是一份血濃於水的愛;
無論彼此相距多遠,無論彼此時空差異多久,
這份愛永永遠遠相連,這就是手足。
彼此有難共承受,彼此有苦共相嚐,彼此有困相助幫。
不論是用什麼方法溝通,在彼此的內心深處,
這份親情永永遠遠不可改變。
手足情深,攜手共辦,救渡眾生;
這就是彼此的愿,這就是共存共榮的愛;
相助幫,相解危,相替忙,相濟難,這就是手足。
修辦路上,彼此在不同角度上,共同體恤彼此的心;
在認理實修下,寬廣修辦的路;
在行道的過程中,讓彼此提升能見度
在講道的課程裡,相互交換見解,以提升程度
在處事上學會圓融,讓彼此視野增加高度
在開創道務中提攜彼此,讓修辦落實度
依佛規禮節,而不失修行者的器度
真實行道中,體諒後進與同修經濟上的難度
遵從修辦道場中之制度,而可深入各個地方修辦度
手足是如此,包容度、提攜度、嚴厲處;
依循道的、展現道的無限價值度,這就是手足情深。
崇德人,人人彼此相扶助,人人彼此情同手足;
學修講辦,認真投入;
開創道務,創立不朽,聖業展鴻圖。

西元二〇一九年五月十二日 民國一〇八年歲次已亥四月初八日
       舊金山 崇慧佛院 舊金山道務中心研究班畢班曁提拔人才

資料來源: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(南投縣草屯鎮:發一崇德聖訓中心,20212月),頁24-27

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:無限可能

〈無限可能〉
聖人不因想成聖人而濟世救人,
凡人故因想取名利而汲汲營營。
修道之人,當曉自身得人身之可貴,
故真修道而改毛病、去脾氣。
故而步入修道之路,人欲得而行之;
聖人不因其得失,方能無為奉獻之。
且觀今聖與凡者,而不同乎!
今修道者,想步入修道之領域,
必從聖賢功夫入手。
從反省中,精進修業;
從行道中,改變提升;
從辦道中,無為奉獻;
從真知中,訂定藍圖。
懷慈悲,必可與眾生時刻思及;
懷無為,必能與眾生二六不離。
思從此,舉從嚴;
寬行道路,廣化有緣;
才可謂創造無限可能,
才可能與聖賢之路相合也。

西元二〇一八年六月三日 民國一〇七年年歲次戊戌四月二十日
       臺南 濟德佛院 臺南道場學界人才精進班

資料來源: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(南投縣草屯鎮:發一崇德聖訓中心,20212月),頁18-19

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:忠義傳承

〈忠義傳承〉
傳國之寶在於忠,
傳家之寶在於孝,
傳德之寶在於仁,
傳世之寶在於義。
昔有:
聖王孝德堯舜禹
捐軀忍辱文天祥
鞠躬盡瘁諸葛亮
匡扶朝綱海青天
亦有:·
博奕梟獐之孽子也,
禍國殃民之叛黨也,
棄忠悖義之亂臣也,
賣國求榮之賊子也。
前者以一心公正、忠貞不二,受萬民所仰瞻;
後者以一己之私、一念之差,遭天人所共憤。
吾輩修道辦道,上承天心;
當朝夕警惕,二六反省;
於未來續傳忠義,
開創崇德之新世紀也。

西元二〇一八年九月十六日 民國一〇七年歲次戊戌八月初七日
       光慧 崇德佛院 召集小組點師班

資料來源: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(南投縣草屯鎮:發一崇德聖訓中心,20212月),頁22-23

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:標準崇德人

〈標準崇德人〉
標本兼治智慧伸,內聖外王圓滿臻。
準繩規矩不可紊,而弗失之道從遵。
崇高品性得公認,心悅誠服皆敬欽。
德者若谷鄰親近,大白若辱心純真。
人有壯志天助陣,人有善愿佛助奔。
崇德人
肩負著傳承天命金線,延續一貫道脈之神聖使命;
扮演著五湖四海芸芸眾生歸根認中之領航員;
承繼著老祖師、師尊、師母、老前人之宏偉德業;
承擔著承先啟後、繼往開來之榮耀天職。
故,崇德人不論天職高低,道齡深淺;
不論乾坤或貧富貴賤,皆當素位而行,以身示道。
日日以智慧覺察己言行,是否合乎道?
時時以智慧覺知己修辦,是否正知見?
二六以智慧覺照己心念,是否皆光明?
分秒以智慧覺悟己愿力,是否真實踐?
能自覺者,必能覺他;
猶如一根蠟燭,能燃燒自己,必能照亮他人。
能自悟者,必能以身示道,承上啟下,尊師重道。
能自渡者,必有光明坦蕩之言行、慈悲喜捨之胸襟;
進而使父母、兄弟、親友、鄰居,
以至道場同修、前賢、後學,皆因接觸你而受感化。
使迷惑者,得解惑;
使沉淪苦海之餘蘊,得以覺醒登道岸,
領悟人生真諦,發心修辦。
使修辦過程受挫者,得以重整旗鼓,奮發向上。
使發心者,精益求精,正己成人。
批至此,問一問崇德人
是否看重自己?是否嚴以律己?
是否全心全意?是否盡心竭力?
一字字,一句句,皆為唤醒同修你;
一字字,一句句,皆為大愛續傳遞。
身為崇德人,敬天地,禮神明,貴乎誠敬;
身為崇德人,道並行,德不悖,貴乎誠信;
身為崇德人,護天命,大道揚,貴乎誠心;
身為崇德人,明明德,新民作,貴乎誠摯;
身為崇德人,勤學道,志修辦,貴乎誠懇。
望吾崇德人,以此篇自勵自勉,自我期許。
盼吾崇德人,秉持真心誠意,真修實煉,必能真道真成。
新一年,重發心愿,知行合一,立志成為「標準崇德人」。

西元二〇一八年二月四日 民國一〇六年歲次丁酉十二月十九日
       臺北 崇德佛院 臺北道場負責講師輔導講師研習

資料來源: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(南投縣草屯鎮:發一崇德聖訓中心,20212月),頁14-17

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:我發菩薩愿

〈我發菩薩愿〉
我發菩薩心,示現菩薩慈慈悲;
我立菩薩愿,示現菩薩精神;
我修菩薩身,示現菩薩莊嚴;
我行菩薩路,示現菩薩行誼;
我做菩薩事,示現菩薩喜捨。
故,我願背眾生苦,我願受眾生怨;
我願化眾生愚,我願了眾生罪;
我願渡眾生痴,頂劫救世;
受苦、罪、難、惡、毀謗、病、痛等等,
一切皆法喜了受。
如菩薩千眼,觀照世間;
如菩薩千手,指引世間;
如菩薩千行,普渡世間;
如菩薩千身,守護世間;
願眾生離苦得樂。
我發菩薩心,願摒除一切煩惱妄想;
我發菩薩愿,願世間一片祥和平安。

西元二〇一六年一月三十日 民國一〇五年歲次乙未十二月廿一日
       臺南 濟德佛院 臺南道場學界高中部國語法會

資料來源: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(南投縣草屯鎮:發一崇德聖訓中心,20212月),頁10-11

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:不辜負

〈不辜負〉
因為眾生苦,所以堅定要救渡;
因為人生苦,所以一心了塵俗;
因為理困住,所以執著心不服;
因為修道路,所以往前不退步;
因為業力阻,所以毛病難力除;
因為這條路,我們一起發愿往前赴,所以不認輸。
只因為我們不能辜負眾生,我們不能辜負 老母;
立了愿,往前赴。
無論多少的難題,都要謹慎克服;
無論多少的考驗,都要謹慎每一步。
天不負,只要我們攜手同心修辦路;
天不負,我們這群真誠修辦佛子扶。
盼眾後學能修辦,真誠真意,
以固本圖強創三多,以四好謹慎修道,
以五度:
學道有進度,
修道有深度,
講道有法度,
辦道有制度,
行道有程度,
而真修行,老天必不辜負也。

西元二〇一五年六月十三日 民國一〇四年歲次乙未四月廿七日
       澎湖 崇慧佛院 臺南道場澎湖區崇慧佛院落成

資料來源: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(南投縣草屯鎮:發一崇德聖訓中心,20212月),頁8-9

《不休息菩薩慈示訓(教材)》首頁底頁慈訓

封底頁

不休息菩薩慈訓
修辦精神延伸學
修辦精神延伸傳承,道場文化延伸傳承;
使命責任延伸傳承,中階領導延伸傳承;
開道能力延伸傳承,人才發展延伸傳承。
以此國際觀,連接全球之道場;
代代相傳,棒棒延續,修辦精神,傳承永續;
光大崇德之精神,三界同沾,同登彼岸。

西元二〇一九年十二月廿五日 臺中 正承佛院

【近一週熱門文章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