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25-01-16

濟公活佛慈訓:當問題再度出現

23/9/2019 

靈隱禪師慈訓
徒兒們總是對為師說人生困難、不如意之事,為師聽著,為徒擔憂。修道過程,挫折種種,崎嶇坎坷,不過是磨煉徒兒更加成長、更顯才能;無奈經不起艱困折磨,如何成器、成才、成賢?
圖片
心中苦,縱然說出,皆能有解,但須知拔除問題之根源。當知一心、一念、一行,都是考驗徒兒心志,希望徒兒接受、面對;掃去身外種種牽纏,往內自修、自悟、自覺,啟發良知、良能、智慧。當問題又再度出現,不再是惱人的枷鎖,而是徒兒依己經驗,去幫助人脫離困苦。
圖片
天雨潤群生,普渡眾生,絕不遺忘任何人。每個徒兒只要有心,真心誠意,咱師徒這份情緣直到永遠。徒的苦,為師承擔;願徒莫懼困苦,而放棄了修道之路。當徒兒心累了,希望徒兒還能記起為師。師的話告徒賢,為徒解疑,訓語一篇篇。
2011/06/02歲次辛卯05/01
砂勞越詩巫區.進德佛堂

資料來源:

濟公活佛慈訓:修辦道的履歷

26/9/2019 

濟公活佛慈訓
大家要明白,為什麼要辦道?你們要知道,功德是從內修外行當中積累出來的。薄冰容易化,對嗎?而千年冰河才可以行走,修辦功夫亦是如此。看見別人成功是很容易,而別人在努力辛苦當中,誰知道?懂嗎?
圖片
什麼叫做「修辦道的履歷」,你們懂嗎?現在你們想一想,你自己的「修辦的履歷」是什麼?不是只有從求道到現在,而還要你有經過考驗,這一點才是重要,那一些考驗代表著「養分」。如果今天要你吃一種食物,只有告訴你這個好、這個好,那麼好在哪?好在哪,總要有說明,對嗎?說這個人才好,人才好,那麼又是好在哪?這「在哪」就是什麼?什麼就是「養分」啊?(有經訓的養分、實務的養分,還有日常生活當中修持的養分,這三種養分都很重要。)這就是你修辦道路上面所經過的點點滴滴,也才可以造就人才。懂嗎?
2018/11/25歲次戊戌10/18
日本秩父.天一宮

資料來源:

濟公活佛慈訓:修道就是這麼簡單!

30/9/2019
徒啊!不要在外頭徘徊,也不要再猶豫不決了,這道是真道,不會騙你的。如果你說這道是假的,沒關係,你來看一看嘛!看哪一點是假的?沒有的話,就好好的去做,他們沒有叫你們做傷天害理的事情嘛!都是叫你們孝順父母,友愛兄弟,對朋友要有信,都是這些,這就是最平常的。
圖片
咱們只要把最平常的做好,這就是修道,咱們吃飯準時吃飯,睡覺準時睡覺,這就是修道,就是這麼簡單。

摘錄自『老師的話(十)』

資料來源:

西湖瘋僧慈訓:大愿心 不退轉

圖片
修者發大愿心,如菩薩之慈悲喜捨,如聖賢之智仁勇行。
體天慈憫,故乘愿下凡;體天悲憫,故荷擔如來。
觀眾受苦,故代天宣化;觀眾受難,故搖櫓渡眾。
繼師之志,故全力以赴;繼師之愿,故萬難不辭。
縱經多生累劫,愿心不改;
縱然百轉千廻,此心不變。
誓愿常隨佛學,常隨師行;常不輕人,常不退轉。

西元2022年3月19日 民國111年歲次壬寅二月十七日 彰化道場 池上闡德宮壇主班

資料來源:

西湖瘋僧慈訓:再接再厲不放棄

圖片
只要徒兒不懈怠,莫愁大道不能展。
只要徒兒有信心,再接再厲無敷衍。
只要徒兒加把勁,必能助師一臂肩。
企盼徒兒達四好,內修品格脾氣刪。

西元2022年3月19日 民國111年歲次壬寅二月十七日 彰化道場 池上闡德宮壇主班

資料來源:

西湖瘋僧慈訓:聖道永傳流

圖片
師盼徒心常不變,猶如菩薩行娑婆。
效法菩薩精神往,不言休息濟九州。
學習白水之毅力,無始無終道傳流。
趁著此時把功建,行功了愿登仙樓。

西元2022年3月19日 民國111年歲次壬寅二月十七日 彰化道場 池上闡德宮壇主班

資料來源:

西湖瘋僧慈訓:斬荊棘 創佳績

圖片
祝福壇前徒兒們,修道一路順風矣。
關關難過能突破,高舉慧劍斬荊棘。
只要徒兒能記得,為師時時幫助你。
有何畏懼道程創,無有困難創佳績。

西元2022年3月19日 民國111年歲次壬寅二月十七日 彰化道場 池上闡德宮壇主班

資料來源:

西湖瘋僧慈:天選之才

圖片
天選之才徒兒們,勿將自己來輕觀。
佛前立下洪誓愿,始終不變攀聖蓮。
天上果位人間證,但看徒心執何焉。
志在聖賢聖賢就,志在佛聖列仙班。

西元2022年3月19日 民國111年歲次壬寅二月十七日 彰化道場 池上闡德宮壇主班

資料來源:

西湖瘋僧慈訓:一誠九應

圖片
徒兒付出與努力,上天一切知完全。
加油加油再加油,無有退轉之心焉。
一誠九應得天助,非是妄言當明然。
好好修辦絕無錯,有志定能登雲天。

西元2022年3月19日 民國111年歲次壬寅二月十七日 彰化道場 池上闡德宮壇主班

資料來源:

不休息菩薩慈訓:敬靜淨


  三個字,是我們修道的三步功夫。一個修行人,不能忽略自己,不能不重視自己。應該培養敬、靜、淨,才有浩然正氣,有那種威嚴來修辦道。這三個字,音相同,但是字不同,意義也不同。

這個「」,就是主敬存誠,要誠實,要尊賢。人如果對仙佛主敬存誠,仙佛一定幫助你。自古以來,先聖先賢傳授的一個根本源頭真理,就是這個「敬」,「敬」字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,我們盡我們的心
,能敬守此心,守住我們的本性,守住我們的道心,守住我們的真心,你的心就能定,沒有障礙,你不尊敬你的心,你的心就不定,障礙就多。如果你收斂一切後天不好的習氣,不合正氣的氣,以意志作主,那你就能心平氣和;如果你坐也坐不住,站也站不住,心中沒有歸向,不能安心定性的在自己的崗位,天天不知道在做什麼,總是心浮氣燥,就是沒有敬的功夫。我們一個人有動有靜,動靜之間要主敬:動也敬、靜也敬、什麼時候都會靜下來,火氣自然消失;一切事情的成功,只在一個「敬」,而失敗必定是在於怠慢。

【近一週熱門文章】